DB52∕T 683-2024 烤烟烘烤工场建设及管理规范(贵州省)
ID: |
9D58685025DE46688D237FD0C033E7CA |
文件大小(MB): |
0.25 |
页数: |
10 |
文件格式: |
|
日期: |
2024/11/4 |
购买: |
文本摘录(文本识别可能有误,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
ICS,65.160,CCS,X 85,52,贵州省地方标准,DB52/T 683—2024,代替 DB52/T 683-2010,烤烟烘烤工场建设及管理规范,Development and management regulations for flue-cured tobacco barns,2024 - 09 - 20发布,2025 - 01 - 01实施,贵州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DB52/T 683—2024,目次,前言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烤烟烘烤工场建设 1,5 烘烤工场工作流程 2,6 烤烟烘烤工场管理 2,7 烘烤工场综合利用 2 I,DB52/T 683—2024,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替代DB52/T 683-2010 烤烟烘烤工场建设及管理规范,与DB52/T 683-2010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内容变化如下:,a) 更改了“烘烤工场”定义(见2010版3.1);,b) 更改了“规划原则”内容(见4.1,2010版4.1.1、4.1.2);,c) 更改了“设计要求”内容(见4.2.2、4.2.3);,d) 更改了“烘烤区”“编烟分级区”“综合管理区”“附属设施区”顺序并修改内容,删除了“收购区建设标准”内容(见4.3.1、4.3.2、4.3.3、4.3.4,2010版4.3.5);,e) 更改了“专业化烘烤作业流程”内容,采用流程图形式描述(见2010版5.1);,f) 更改了“专业分级作业流程”内容(见2010版5.2);,g) 更改了“队伍管理”内容(见2010版6.1);,h) 更改了“烘烤管理”内容(见6.2、6.3、6.5);,i) 删除了“分级管理”部分内容(见2010版6.3.2、6.3.3);,j) 更改了“烘烤工场综合利用”内容(见7),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中国烟草总公司贵州省公司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烟草总公司贵州省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克敏、金祥、彭宇、褚崇胜、王丹林、焦剑、姚峰、韦斌、王丰、黄静、,李光雷、展彬华、戴洪峰、李再军、王骏飞、赵一君,本文件及其所替代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2010年首次发布为DB52/T 683-2010;,—— 本次为第一次修订,II,DB52/T 683—2024,烤烟烘烤工场建设及管理规范,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烤烟育苗工场建设、作业流程、工场管理、综合利用等,本文件适用于烤烟种植区域烘烤工场建设及管理,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2635 烤烟,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烘烤工厂 flue-curing factory,密集烤房50座以上,配套编烟分级棚、分级设施及其他必要附属设施,4 烤烟烘烤工场建设,建设原则 4.1,烘烤工场应根据烟区自然条件、种植布局、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合理选择建设地点,按照“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智能化”总体要求进行建设,建设要求 4.2,4.2.1 烤房数量同常年烤烟种植面积相匹配,按照集群建设、统一烘烤、合作经营的要求,结合实际配套分级等设施,整合社会资源,解决建设用地和电力配套等,4.2.2 烤房群要并排式连体建造,原则上五座一组,群组纵向间距8 m左右,4.2.3 烘烤工场要配套编烟棚、分级区,实现烘烤、分级一体化,建设标准 4.3,4.3.1 烘烤区: 单体烤房宽2.7 m、长10 m,其中装烟室长8 m,采用对开大门式装烟门,固定式或,移动式装烟架,宜选择三层装烟结构,烤房连排建造,4.3.2 编烟分级区: 烤房群组间采用屋架结构搭建防雨棚,统筹配置编烟分级区,按每座烤房10 m2左右配置,4.3.3 综合管理区:建设面积不超过70 m2,包括办公室、培训室、食堂等,4.3.4 附属设施区:建设面积不超过50 m2,包括配电室、值班室、厕所、燃料棚、大门、围墙、垃 1,DB52/T 683—2024,圾池等,可根据实际合理配置,5 烘烤工场工作流程,专业化烘烤工作流程图 5.1,见图1,图1 烘烤工作流程,专业化分级作业 5.2,5.2.1 组建专业分级服务队,由烟叶站点负责对服务队员进行培训,5.2.2 专业分级服务队与烟农签订烟叶分级服务协议,并开展分级作业,6 烤烟烘烤工场管理,规范烤烟烘烤、分级业务流程,明确各技术人员的专业方向、具体岗位和服务面积,建立各环节6.1 技术标准和管理规范,构建流程化、标准化管理体系,县级烟草部门根据卷烟工业企业原料需求,建立成熟采收、编烟、装烟、烘烤和分级技术标准。 6.2,烤烟采收次数宜控制在4次~5次,上部叶4片~6片一次性采收。烤房鲜烟叶装烟量 6.3,3500 kg~5000 kg,烘烤工场要选择有一定烘烤技术基础、责任心较强的人员,经培训合格后组建专业烘烤队伍。 6.4,烤后烟叶回潮后应及时下炕和妥善储存。 6.5,烤房及附属设施应进行编号、登记,建立管护台账。 6.6,叶站点监督分级服务队按GB 2635的要求进行分级,严格控制非烟物质。 6.7,7 烘烤工场综合利用,在非烘烤季节,可利用烘烤工场开展综合利用,提高设施利用率,专业烘烤队与烟农签订烘烤服……
……